科技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硬科技创业者们既要突破核心技术的“无人区”,又要跨越成果转化的“死亡谷”。在这个过程中,孵化器可以为硬科技企业提供多种资源和可能性,帮助企业实现从0到1的转化。
今年初入选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名单的大模型孵化平台——“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正在成为上海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智能引擎”。
作为同样入选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名单的中科创星,在2023年带着多年投资孵化的实践经验和ESK价值投资创新理念落地上海,不仅成为上海首批高质量孵化器的先锋力量,还与创业者肩并肩,助力他们在这场创业马拉松中跨越重重难关。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表示,希望为硬科技创业项目提供全链条支持,培养出更多聚焦未来技术和未来产业的硬科技企业。如今,中科创星旗下基金已在上海地区投资了60多个优质项目,投资总额达数十亿元,以实际行动为硬科技创业投资与孵化开辟出一条崭新的“快车道”。
破解硬科技创业困局
创业是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从科学家思维向工程师思维转变。米磊表示,“科学家做产业,技术能力是长板,但他们在公司经营、市场开拓等方面未必擅长,这就需要有人帮他们去协调资源、解决问题。”中科创星为此建立了一支多元化的投后服务团队,承接被投企业各式各样的投后需求。
国内专注于硬科技领域的创业培训营“中科创星.硬科技冠军营”,就是中科创星服务硬科技创业生态的实践之一。这个以“培育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硬科技冠军企业,助力推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为目的的公益平台,针对技术商业化、资本对接、管理转型等硬科技企业的核心痛点而打造。“冠军营”自2015年创立,十年来已服务560余位科技创业者学员,助力企业突破管理瓶颈、加速成果转化。
对于身处早期阶段的硬科技项目来说,长期的资金支持尤为重要。为此,中科创星还在投资实践中,独创了ESK价值投资体系,从经济价值(Economic Value)、社会价值(Social Value)和知识价值(Knowledge Value)三个维度综合评判项目。
米磊表示,知识价值是中科创星投资体系中最为独特且关键的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科创星在投资过程中,关注项目是否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否激发了新物质和服务的创造,以及是否有助于大众获得超越生理需求的能力,比如审美能力、意义感等。
“一个优秀的硬科技项目,应该同时创造商业回报、社会效益和知识进步,历史上所有重大技术突破都源于知识创新,因此知识价值是我们尤其重视的维度。”米磊进一步解释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价值维度都设有明确的评估标准,包含正负向指标,投资团队会通过详尽的尽职调查来评估项目,遇到重大问题时将提交投资委员会讨论,相比于短期的财务回报,中科创星更看重长期价值。”
2021年,一家名为奇异摩尔的创业公司在上海成立,创立初期奇异摩尔就锁定了Chiplet这一半导体行业的前沿技术领域,这项被视为延续摩尔定律生命力的关键技术,虽然前景广阔,但在当时,高昂的研发投入和不确定的商业化路径让大多数投资机构选择谨慎观望。2024年,中科创星高质量孵化器正式落成,吸引了一批硬科技企业入驻,中科创星天使轮投资的奇异摩尔便是其中之一。入驻后,奇异摩尔的发展驶入快车道,不仅获得了完善的硬件设施支持,还通过中科创星构建的产业资源网络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建立了深度协同关系。如今,奇异摩尔从最初Chiplet技术的单一产品提供商发展成为具备完整技术矩阵的AI全栈互联解决方案专家。
硬科技创新的关键选择
米磊把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特点总结为“四超”。他认为,当下这一轮科技革命正向着超微观(量子、光子、合成生物学)、超宏观(航天)、超复杂(脑科学、生命科学)、超极端环境(可控核聚变)延伸。面对如此复杂的技术,当前各国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
上海作为推动中国科技发展极为重要的城市之一,其科技创新生态极具吸引力。据了解,除了由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顶尖高校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源头支持和人才支撑外,上海对未来的方向判断精准,积极培育高质量孵化器,并设立存续期长达15年的百亿未来产业基金,专注于投入更早期、更前沿的产业领域。
近几年,上海围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基因治疗、脑机接口、合成生物学、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扶持政策,推动了整个科技创新生态的构建与发展。
“我们希望借助上海的人才、平台、资金等方面的要素集聚,助推‘核爆点’的产生。”米磊表示。
冷芯动力是中科创星上海孵化器的入驻企业之一,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通过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水力动压与电机电磁力耦合,对微型泵转子进行支承,实现了转子的全自由度悬浮,从而彻底解决了微型泵轴承磨损和功率密度低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微型泵的流量扬程性能和可靠性,使用寿命长达20万小时。
据了解,微型泵是液冷散热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广泛应用于液冷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充电桩、储能、航天卫星、重型船舶、雷达等行业,极具应用前景。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凭借其庞大的市场、人才规模、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和持续增强的创新能力,有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还需要更多如奇异摩尔和冷芯动力这样的硬科技创业公司,持续为全球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需更多政策加持与文化滋养
近日,上海高质量孵化器再次“上新”,新一批5家高质量孵化器启动建设,谈及未来上海硬科技创业生态的优化升级,米磊建议制定一些真正宽容失败的创新政策,“比如完善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导向的人才评价、项目评审体系,为创新失败者提供更多的理解和后续支持机会。”在产学研融合方面,他提出可通过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荣誉制度、加强典型案例推广宣传等方式,营造更深层次的协同创新文化氛围。
“上海在国际创新交流合作方面有很好的基础,我们期待在文化氛围营造上有更进一步提升。例如,定期举办国际创新创业文化节,通过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既能展示上海科创成果,也能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培育更具全球视野的创新文化。”米磊以“好望角科学沙龙”为例介绍说,“好望角科学沙龙”由中科创星、东壁科技数据、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共同发起举办。其主要目的是围绕前沿技术领域,搭建以跨界交流为特色的公益性科创社区与交流平台,汇聚顶尖科创人才、项目和资源,推动未来技术与未来产业的融合发展。
该活动此前已邀请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包云岗,核能规划发展、科研设计、工程管理、核安全等领域的专家田佳树,分别针对“量子计算”“RISC-V”和“核能”主题进行分享。后续,“好望角科学沙龙”将持续聚焦人工智能、光子科学、生命科学、合成生物学等符合上海科创产业发展趋势的前沿领域,致力于打通学术界与产业界的“鸿沟”。
米磊认为,这些软环境建设对硬科技生态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只有科学、理性的人掌握资本后,才会把资本投到对社会、国家和人类文明长远有价值的方向。”
文/夏天金赢中心
博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